身边好人层出不穷!志愿服务成为常态!道德建设和文明之风正融入梧州人的生活

来源: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  发布日期:2020-09-27  分享到:

身边好人层出不穷,志愿服务成为常态,文明氛围日益浓厚……近年来,我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化“做新时代文明人”活动,培育道德榜样,树立文明标杆,强化宣传引导,不断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推向新高度,使社会文明程度获得新提升,让崇德向善的市民形象、力争上游的城市新风成为一张靓丽名片。


挖掘身边好人,树立道德标杆

看到带刀歹徒企图对一女子实施侵害,藤县天平镇石炉村村民邓恩松毫不犹豫冲上去制止,被捅数刀,经抢救无效,壮烈牺牲;邓恩松的女儿邓婉秋在跑过去帮助父亲时也被歹徒捅伤。


邓恩松父女俩的正义之举,感动了广大市民群众,被广泛颂扬。2019年9月,他们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。


我市以选树身边好人、道德榜样为着力点,持续深化道德模范培育工作,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体系,建立完善道德模范选树制度。近年来,已深入开展“文明市民标兵”“梧州好老师”“最美家庭”“文明家庭”“群众身边最美党员”等20多项评选推荐活动,在各县(市、区)、各系统、各行业、各领域发现挖掘向上向善典型,形成“村、乡、县、市”区域纵向联动和“公安、教育、卫健、国资、群团”部门横向联动机制,让“立得起、看得到”的身边典型能够脱颖而出。


于是,助人为乐的退休教师倪华成、诚实守信的致富带头人农华安、敬业奉献的“蛇医学术泰斗”余培南、孝老爱亲的普通农村妇女石秀平……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身边好人、先进典型不断被发掘,“草根英雄”“凡人善举”层出不穷,传递道德的力量、感召人们的心灵,引导群众聚善心、跟着走。

2019年3月1日,市委书记全桂寿为梧州市文明市民标兵颁奖。蒙绍松 摄


据统计,截至目前我市共选树各类先进典型超1万人,先后产生了9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12名中国好人、8户全国最美家庭、1户全国“抗疫”最美家庭、8名自治区道德模范、11名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。


搭建服务平台,植道德沃土

“您好,现在是红灯时间,请您在线内等候,谢谢您的配合。”在我市主要交通路口,随处可见头戴小红帽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,他们轮流“上岗”,开展交通文明劝导,提醒行人注意往来车辆,制止不文明行为,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
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,交通文明劝导是我市志愿服务的其中一项内容。近年来,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,积极搭建平台,推进志愿服务工作,深化“做新时代文明人”活动,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、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添砖加瓦。

2020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,当天上午,全市各学校的“梧州好老师”和优秀教师代表走上街头,通过参加“四城联创”环境整治和主干道路口文明交通劝导活动。朱元冬 摄


编织志愿服务“一张网”。我市构建了以志愿服务联合会为龙头、县(市、区)和市直有关单位(行业)志愿组织为枢纽、基层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为基点的一体化分级管理志愿服务组织架构,建立起党员、青年、巾帼、职工等18类志愿服务队伍,志愿服务力量由青年转变至全民。


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作用。我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1887个,构建四级联动平台,以百姓“点单”、中心“派单”、志愿组织“接单”、群众“评单”相贯通的工作模式,做到民有所需、志愿服务有回应。


打造志愿服务品牌。我市集中打造“农村扶贫济困”“社区邻里守望”“时间银行”养老志愿服务等项目品牌,围绕“创城”重点工作,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志愿宣传、文明交通志愿劝导、市场秩序志愿维护、市容环境卫生志愿巡查等主题活动。


目前,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60.46万人,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9.58%,志愿者活跃度超过62.88%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15类志愿服务项目共5264个,参与人数达45.24万人次,累计服务时长达56.87万个小时,树立起更文明、更温暖、更有爱心的新时代梧州形象。


加强宣传感召,打牢道德根基

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梧州好人馆,以实物、展板、影视等载体,利用VR技术,便捷化、互动式、全天候展现获得国家、自治区、市级文明荣誉先进典型的事迹;

梧州好人馆


在全市58个乡镇、8个街道办、861个行政村和57个城市社区建立善行义举榜,集中展示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的事迹,并邀请先进典型、时代楷模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企业,传递正能量;


创作一批优质文艺作品,通过牛娘戏、山歌、下俚歌等特色文化,以“激情广场大家乐”、社区文艺汇演等活动为载体,“演绎式”宣传模范人物,让良好道德风尚可感可学可鉴;

……
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道德的感召力是强大的。为使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我市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,开展丰富多彩、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,进行全方位、立体化宣传,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。


通过组织实施“学、德、礼、乐、美、爱、兴在梧州”等七大工程,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,推进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结合”教育网络建设,我市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敬榜样、学典型,形成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。

梧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外侧,公益广告仿佛嵌入了绿墙,令人眼前一亮。(图片来源:市文明办)


在交通运载工具、公园广场、主要道路、窗口单位、车站、建筑工地封闭围挡等地,我市广泛张贴、悬挂“讲文明,树新风”公益广告;在媒体开辟专栏、专题网页,解读有关政策,加大宣传报道,建立起多层次、多角度、全方位的宣传格局,营造强劲舆论宣传声势,实现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建设“有形化”。

善如芝兰,德润春风。在一点一滴的润泽和培育下,道德建设和文明之风正潜移默化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,成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和力量源泉,更好地助力梧州打造“东融”枢纽门户城市、建好广西东大门。

网站主办: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  桂ICP备17011590号-1  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68号
电话:0774-3825162  传真:0774-3825005  邮箱:wzbxgyq@163.com
地址:梧州市长洲区长钢路1号  邮编:543002

微信公众号